2018/11/04 喊了好久的麗寶國際賽車場,千呼萬喚終於開放啦!!!!~事前一堆施工影片很
擔心到底有沒有完工,會不會跑道很髒之類的,諸如此類的疑慮到了現場之後一掃而空。終
於終於,又一座國際賽車場完工惹!!(雖然兩周後因為噪(ㄐ一ㄣ)音(ㄑ一ㄢ)問題又暫時關閉惹)
為了麗寶這一場賽道日,真的是盡心盡力的搞了一堆有的沒的,連GPS軌跡紀錄器也不小心
就出現在車上,千挑萬選最後決定買SpeedAngle Apex。
第三節的時候把Apex裝在Stanley Tseng 曾校長大人的車上,獲得了一些珍貴的data,以下就開
始秀一下紀錄器上看到的資料吧~!
以下請搭配賽道圖服用
或是影片連結:
第三節
https://youtu.be/4nurWXaobdY
第四節
https://youtu.be/eNwqFGl-7wc
Section 1:
Speedangle 有一個功能是,把section畫完之後,可以去計算出每個section最快的時間然後
組合成一個夢想單圈。所以我把賽道切成5個段落,先從section 1開始,衝線之後緊接著是帶
著下坡的T1,一路要從200km/hr左右煞到大概70~80km/hr進去,然後快速翻左接T2。藍色是
我,橘色是騎著Repsol Honda CBR1000RR的Stanley Tseng。兩個人都是在Lap 9
出現section 1的最快時間。可以看到曾校長大人把進彎點延後,所以T2出彎可以揚長而去,
而我就一般般七早八早就塞往沿邊石去了,過T1要開油並且翻左的時候,會很靠近T2的
沿邊石, 夠帶種的話其實可以壓上去啦(電視上都這樣演),不過我只是個小孬孬還是算惹。
組合成一個夢想單圈。所以我把賽道切成5個段落,先從section 1開始,衝線之後緊接著是帶
著下坡的T1,一路要從200km/hr左右煞到大概70~80km/hr進去,然後快速翻左接T2。藍色是
我,橘色是騎著Repsol Honda CBR1000RR的Stanley Tseng。兩個人都是在Lap 9
出現section 1的最快時間。可以看到曾校長大人把進彎點延後,所以T2出彎可以揚長而去,
而我就一般般七早八早就塞往沿邊石去了,過T1要開油並且翻左的時候,會很靠近T2的
沿邊石, 夠帶種的話其實可以壓上去啦(電視上都這樣演),不過我只是個小孬孬還是算惹。
Section 2:
小直線之後是T3,我是紫色校長是淺藍色。T3是一個帶下坡的左彎,每次到這邊一剎車
進彎,前叉都會抖個兩下,抖了四節下來倒也是習慣了,這邊我依然是走一個塞好塞滿的塞
內線之路,然後下坡到底的右彎T4一樣走內線,會剛好閃過彎中靠沿邊石的補丁(其實那塊補
丁似乎也不太會滑啦)然後接T5一個很長又高速的右彎,我的路線如果沒有很認真的把車子往
右拉的話,出彎會很靠近左邊的水泥區,因為怕.jpg的關係,導致油門沒有持續開,影響進T8
之前的小直線速度(T6 T7沒有跑),軌跡紀錄很明顯地顯示了這點。
Section 3:
這邊就一個減速彎的概念,避免太興奮的捧優在T11黏在牆上,路線似乎沒甚麼特別就不po
軌跡了
Section 4:
進T11前的直線,校長最快可以到202km/hr,而我最快是191km/hr。淺藍色是校長,我是紫
色,基本上我還是遵循比較內縮的路線,T11真的要很確實的減速,否則T12會越過路沿石並
且飛越Bump(我第一節就試過了,希望我的框不要歪掉 QQ) 黃色箭頭處。
T12 T13 之後都是一連串的下坡,T14是一個很長的右彎,接T15的時候因為下坡的關係,入
彎點其實不太好抓,所以我習慣早點左轉貼著T15,然後直直往T16的彎頂點過去,跟前面T4
的感覺有點類似,反正T16出彎也算蠻寬的,然後要很認真的把車子往右拉然後認真地開油
門,外拋到沿邊石上(幻想中的路線),不過實際上都是美幹開油,所以出彎其實都弱掉 XD
Section 5:
藍色是我,橘色是校長。T17是個上坡右彎搭配T18出彎,形成一個double apex,相當有趣
的彎角,剎車會感覺變得很好,然後出彎其實很寬但是因為孬掉所以油門也是開的不夠,T20
我路線也跟校長不同,又是一個七早八早往左塞內線的概念,然後T21~T23這一整包就差不多
那樣,稀哩呼嚕的跑完,準備關鍵的T23要出直線
Finish line:
T23出彎基本上右邊就是圍牆,真的是相當相當的刺激啊!!
感覺伸手就可以give me five惹。
直線我的最高速是209km/hr,校長最高速竟然有218km/hr !! 真是太威猛惹。
第三節校長的最速單圈有1:54.278,預測單圈來到了1:52.906 !!!!
根據第四節被海放的程度,應該確實有達到了1:52.xxx的秒數
我的最速單圈出現在第四節1:54.999,還需要多練練。
總結:
我的車輛是L3 百萬紀念款阿魯 ,全段鈦吉村+Bazzaz外掛式供油+進檔快排+循跡,後
避震是ohlins 初代TTX,買來後又多改了lightech腳踏跟M10RS鍛造鎂輪框,這台車當初買來
的時候,懸吊部分尤其前叉一直無法調到一個滿意的設定,前叉的sag呈現過多的情形,造成
車輛重心過度往前,進彎很犀利沒錯,只不過出彎開油時後避震無法有效壓縮,導致後輪有
過度磨損的情形,這次在麗寶又有上下坡,懸吊問題似乎又更嚴重了。然後還有煞車衰竭,
ZCOO煞車皮相當的威猛,不過第二節跟第四節都出現了煞車消失的情形,還是在要進T1的
時候呢~~!!Brembo RCS總泵+毛毛蟲金屬油管以及原廠brembo卡鉗,看來問題應該是出
在煞車油上面。離合器的部分似乎在高轉也有打滑的問題。還有雖然改了active的快速油門
座,但似乎油門行程還是略長了一點,這台阿魯的第一任車主把第二蝴蝶閥給拆了(所以什麼
動力模式的通通都沒惹),加上全段鈦吉村以及K&N高流量空濾,中低轉的動力其實比較偏
軟一點,似乎適合油門行程再短一點。還有最重要的,體力!! 這個高低速落差很大的場地,
需要大力的剎車,長彎又多,持續的側掛並且和公升級的馬力搏鬥,真的相當相當耗體力 Orz
最後心得就是,燒錢!!!!! 後輪的KR133經過這樣的摧殘,右邊已經爛掉惹,道路用的
仿賽車,要下賽道跟人家輸贏,還有很多東西要改要強化的。人的肌力強度也都太差了,不
知道換600的會不會好一點 XD
最後放上帥照,感謝菇菇本人還有賽道日的攝影師,這是第二次參加菇爺的活動,依然是從
頭到尾都香香der
留言